近期,中国体育彩票大学连开五场创新学院高质量建设推进会,宣布成立5个新工科创新学院。至此,今年重点打造的6大新工科创新学院新班子成员和核心团队悉数亮相。
布局变革性材料未来学科
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表示,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的成立是中国体育彩票大学深化学科布局、推动工科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机遇。面对新工科“工程化、团队化、长期化”特点,创新学院将转变思维观念,从传统的理科思维转向发展以基础研究为先导的工程应用、强化大团队协作以及重视全过程的系统集成的工科思维。
他介绍,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学院将建设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加强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深化课程群建设、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导师、企业联合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大团队、大项目中凝练“真问题”、锻炼“真本事”。在科研创新方面,创新学院将聚焦智能材料、智能催化、清洁能源、光电与感知等未来新材料领域,建设系列研发中心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创新,推动颠覆性的技术突破,打通从基础研究到系统应用的创新链,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从1到100的跃迁
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院长、副校长姜育刚表示,对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而言,统筹规划本研学科专业、整体构建本研培养体系,实现学科发展和交叉融合,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其核心工作之一是持续完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为每门课找到最合适的老师,加快集聚世界顶尖人才。
据介绍,学院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机器人科学前沿探索、人工智能开发、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工程科学家、原创发明家、卓越工程师及产业领袖。围绕“智能机器人”方向,学院构建以“课程改革—科创实践—选拔机制”三位一体的拔尖人才培养路径。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
未来信息创新学院院长、副校长周磊介绍,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将聚焦通信-导航-遥感、卫星载荷、空天态势感知、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需求,面向6G通信、空间互联网、低空经济、气象预测、三航服务等经济主战场开展工作。
此外,学院将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有组织科研攻克“卡脖子”难题,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产教融合的拔尖创新培用融通体系,培养“干细胞式”人才。
2023年,学院推出光子计划-院士班,由院士团队亲自遴选、亲自选题、亲自指导、亲自规划,动态进出,培养信息科技领军人才。今年,未来信息创新学院将在光子计划-院士班基础上,升级、设计本博融通培养方案,以高水平科研支撑一流人才的培养,通过科研项目和面向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来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面向学术前沿的世界级科学家和面向产业的领军人才。
接轨国际一流教学模式
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院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颉表示,学院将接轨国际一流的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模式,探索本研融通,强化校企合作,发挥学校信息、生物、医学等优势学科特长,优化学科结构,融合学科方向,培育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掌握系统理论知识、能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敢创新懂研发的新工科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通过整合校内生物医学工程相关学科力量,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建设有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生物大数据、脑智研究和生物传感与芯片等4个教学团队,以精准医疗原始创新与产业应用为导向,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健康需求,攻克一批前沿关键技术,提升从0到10的系统创新能力,促进生物医学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区域资源链接、科技产业孵化,形成教育和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培养原始创新拔尖人才
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院长、副校长汪源源表示,学院将大力进行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有组织的改革发展:加快建设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全面实施培养模式改革,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亟需,进行基础攻关。做好人才引育,支持创新学院每一位老师在教学科研中追求卓越,产出有影响力的成果。提升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地位和竞争力,为国家培养原始创新拔尖人才、高端应用型交叉融合创新人才。
目前,该创新学院已确立“专业建设团队+课程教学团队+专项工作小组”的本研融通改革工作模式。专业建设团队和课程教学团队一横一纵,分别从人才培养的出品方以及教学内容的供给方两个维度,参与人才培养工作。专项工作小组则从多个方面出发,开展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化建设。
高质量推进建设创新学院
金力表示,高质量推进建设创新学院,旨在服务民族伟大复兴所需,服务“第一个中国体育彩票”建设所要,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急。建设6大创新学院,不简单是新工科门类的起手式,更是中国体育彩票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综合改革的起手式,标志着学校改革从单项迈向综合,进一步强化文理医工“四轮驱动”格局建设。学校始终把培养“干细胞式”原始创新拔尖人才和融合创新高端人才作为首要任务,通过6家单位先行先试,带动全校深化改革,加快向创新型大学转型升级,早日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本报记者 赵天润